杂交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69
作者
符福鸿
王丰
黄文剑
彭惠普
伍应运
黄德娟
机构
[1]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广州
关键词
三系杂交稻; 谷粒性状; NCⅡ交配设计; 遗传与相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用3个不育系与10个恢复系为供试材料,组成3×10NCⅡ交配设计,对三系杂交稻谷粒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其结果,谷粒长、宽、长/宽和千粒重等四个性状均为加性基因效应起主导作用;谷粒的长/宽主要受母本(不育系)的影响.父本(恢复系)影响极小,来达显著水平;粒长、宽和千粒重三性状同时受父母本的影响,而且其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粒长、宽和千粒重都有很高的广义遗传力,其狭义遗传力也较高,分别为78.70%,89.53%和86.46%.相关分析结果,粒长与长/宽,千粒重与粒宽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长/宽与粒宽和千粒重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粒长与粒宽和千粒重之间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粒长、宽和千粒重对长/宽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881、—0.7477和—0.0793;千粒重通过粒长、宽两性状的间接通径系数达0.1266和—0.5630.文中提出了培育粒形较好(长:宽比值大于3)的高产强优杂交稻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杂交水稻主要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初步研究 [J].
周开达 ;
黎汉云 ;
李仁端 ;
罗光鉴 .
作物学报, 1982, (03) :145-152
[2]  
作物数量遗传[M]. 农业出版社 , 刘来福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