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造山带的演化、构造格局和性质

被引:232
作者
冯益民
曹宣铎
张二朋
胡云绪
潘晓萍
杨军录
贾群子
李文明
机构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西安 
[3] 西安 
关键词
西秦岭造山带; 显生宙以来; 构造演化; 构造格局; 造山带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简要论述了西秦岭造山带显生宙以来的构造演化和格局,讨论了西秦岭造山带的性质。西秦岭造山带自800Ma左右以来,经历了超大陆裂解、洋陆演化、碰撞造山、板内伸展和陆内叠覆造山后才形成现今的西秦岭造山带。在不同的构造演化阶段,西秦岭有着完全不同的构造体制和格局。在洋陆演化阶段属板块构造体制,以多陆块洋为特征的洋陆格局;在板内伸展阶段属板内裂谷和裂陷盆地体制,以板内伸展盆地体系为特征的海陆格局;在陆内叠覆造山阶段属陆内盆山体制和陆内盆山格局。西秦岭造山带是一个"碰撞—陆内型"复合造山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西秦岭造山带结构造山过程及动力学.[M].冯益民等著;.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
  • [2] 西北区区域地层.[M].张二朋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
  • [3] 中国主要大陆山链韧性剪切带及动力学.[M].许志琴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 [4] 北祁连山海相火山岩岩石成因.[M].夏林圻等著;.地质出版社.1996,
  • [5] 祁连山大地构造与造山作用.[M].冯益民;何世平著;.地质出版社.1996,
  • [6] 龙门山冲断带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M].刘树根著;.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
  • [7] 新疆北部及其邻区大地构造.[M].肖序常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 [8] 秦岭及邻区三叠系.[M].殷鸿福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2,
  • [9] 祁连、秦岭山系海相火山岩.[M].夏林圻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 [10]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