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双尾蚜与麦田中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5
作者
张军
张润志
魏争鸣
多里空
段进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2] 巴克图动植物检疫局!塔城
[3] 伊犁麦类检疫工作站!伊宁
关键词
麦双尾蚜; 天敌; 非生物因子; 灰色关联;
D O I
10.16380/j.kcxb.1999.s1.019
中图分类号
Q968.1 [昆虫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 将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 Mordvilko) 种群消长动态与麦田生物群落中主要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麦双尾蚜及其它麦蚜种群消长的关键因子主要为麦蚜间的竞争和天敌的捕食压力。非生物因子的作用较小, 其中较重要的因子有平均相对湿度和降水量。在塔城小麦田中关键天敌类群为瓢虫类, 寄生天敌的影响较小; 在伊犁小麦田中, 麦双尾蚜及其它麦蚜的关键天敌类群为蚜小蜂类, 大麦田中斑腹蝇类较重要, 燕麦田中瓢虫类占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新疆麦田主要蚜虫的生态位 [J].
张润志 ;
张军 ;
魏争鸣 ;
耿守光 ;
邱焯 .
昆虫学报, 1999, (S1) :40-44
[2]   麦双尾蚜种群动态及天敌的作用 [J].
梁宏斌 ;
张润志 ;
张广学 ;
魏争鸣 ;
文勇林 ;
王国平 .
植物保护学报, 1997, (03) :193-198
[3]   棉蚜虫生物防治系统的灰色模型 [J].
李宝林 ;
邓聚龙 .
大自然探索, 1984, (03) :44-47
[4]   “招瓢控蚜生态工程”灰色系统初探 [J].
李宝林 ;
杜德寿 .
华中工学院学报, 1984, (03) :1-8
[5]  
灰色控制系统[M].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 邓聚龙 著,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