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浮游生物群落DNA多态性与富营养化

被引:18
作者
颜庆云
余育和
张文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DNA多态性; DNA指纹分析; 浮游生物群落; 富营养化; 武汉东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1 [水生生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武汉东湖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湖区 ,即站 、站 与站 浮游生物进行了群落级 DNA多态性的 DNA指纹研究 ,并就其拓扑结构与富营养化特征参数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1)各站点总氮、总磷及叶绿素 a分别为 1.14 6~ 2 .2 35mg/ L、0 .0 13~ 0 .2 10 mg/ L 和 4 0 .2 5~ 10 9.2 2 μg/ L;(2 )所筛选的 5个随机引物共获得 2 9个扩增位点 ,其中多态位点占75 .9% ,各引物扩增谱带数在 2~ 6间。站 的扩增条带数最多、谱带多态率最高 (6 9.6 % )、特有带最多 ;(3)特定浮游生物类群的特异性 PCR扩增谱带为 1~ 6条不等 ,站间差别甚小。聚类及综合分析表明 :DNA指纹拓扑结构与浮游生物及特定浮游生物类群的物种多样性丰度相吻合 ,并与富营养化主要指示参数存在明显相关 ,即在一定范围内浮游生物群落 DNA多态性与富营养化程度呈反方向发展 ,而原生动物则表现出同向性发展趋势。因此 ,群落级 DNA指纹分析不仅能为生态学研究洞开一片新颖的视窗 ,并有可能孕育出一种简便而灵敏的水体富营养化危机预警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DNA指纹分析技术在群落级生命系统应用的可能性 [J].
余育和 ;
张文静 ;
颜庆云 ;
不详 .
水生生物学报 , 2004, (05) :457-463
[2]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分析 [J].
王金辉 ;
黄秀清 ;
刘阿成 ;
张有份 .
海洋通报, 2004, (01) :32-39
[3]   武汉东湖浮游藻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J].
雷安平 ;
施之新 ;
魏印心 ;
不详 .
水生生物学报 , 2003, (02) :179-184
[4]   武汉东湖主要养殖水域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分析 [J].
杨宇峰 ;
黄祥飞 .
生态学报, 2002, (03) :318-325
[5]   水体富营养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J].
龚志军 ;
谢平 ;
唐汇涓 ;
王士达 .
水生生物学报, 2001, (03) :210-216
[6]   从时空异质性看东湖富营养化中原生动物的演替 [J].
吴生桂 ;
沈韫芬 .
生态学报, 2001, (03) :446-451
[7]   武汉东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J].
杨宇峰 ;
黄祥飞 .
应用生态学报, 1994, (03) :319-324
[8]   从原生动物变化看武汉东湖富营养化的发展 [J].
龚循矩 .
水生生物学报, 1986, (04) :340-352
[9]   Plankton diversity in the Bay of Fundy as measured by morphological and molecular methods [J].
Savin, MC ;
Martin, JL ;
LeGresley, M ;
Giewat, M ;
Rooney-Varga, J .
MICROBIAL ECOLOGY, 2004, 48 (01) :51-65
[10]   The use of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for DNA polymorphism analysis [J].
Mitchelson, KR .
MOLECULAR BIOTECHNOLOGY, 2003, 24 (01) :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