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糖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及其应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余露,李纬,谭健,谢惠萍,赵寅槐,王书文,周文春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低聚糖,抗病性,小麦赤霉病;
D O I
10.13523/j.cb.19950607
中图分类号
S435.12 [麦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赤霉菌丝细胞壁和小麦细胞壁低聚糖片断在小麦黄化苗中能有效地诱导小麦抗毒素积累,经诱导产生的小麦抗毒素对小麦霉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采用同样的低聚糖片断处理大田小麦,能明显提高感病小麦品种绵阳11号和宁麦6号对小麦赤霉病的抗病能力。用不同浓度的低聚糖片断处理麦穗,20ug/ml赤霉菌壁低聚糖是适宜的浓度,能使宁麦6号的病穗率减少44.9%,使绵阳11号减少26.9%。20ug/ml,小麦细胞壁低聚糖喷洒宁麦六号,杨麦158和川育12号,能有效地提高这些品种抗小麦赤霉病的能力,防效分别达到90.0%、81·1%和88.9%。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小麦赤霉病及其防治[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克昌 编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