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间科学合作的社会网络动态分析

被引:7
作者
胡晓辉
杜德斌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城市科学合作; 网络特征; 演进机理; 社会网络分析; 长三角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1991-2010年长三角16个城市间科学合作的网络密度、中心度、平均路径长度和簇系数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网络结构两个方面考察其网络发展的动态特征与演进机理。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间科学合作的网络架构已经基本成形,但网络发展呈明显的非均衡性。虽然网络驱动功能出现了向中小型城市倾斜的趋势,但以上海和南京等大城市主导的"核心-边缘"网络结构仍在不断加深并长期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Ucinet for windows:soft-ware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Borgatti S P,Everett M G,Freeman L C. . 2002
[2]  
Modeling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n spatial interaction data: a comparison of spatial econometric and spatial filtering specifications. M Fischer,D Griffith. J Reg Sci . 2008
[3]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ling ofcross-region R&D collaboration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5thEUframework programme. T SCHERNGELL,MJ BARBER.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 . 2009
[4]   中国城市间高水平科学论文合作网络的分析 [J].
张冬玲 ;
王贤文 ;
侯剑华 .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09) :102-106
[5]   基于CSCD和SCI的跨省区科学合作网络可视化分析 [J].
尹丽春 ;
姜春林 ;
殷福亮 ;
王友强 .
图书情报工作, 2007, (08) :62-64+89
[6]   我国跨省区科学合作中的马太效应与地域倾向 [J].
梁立明 ;
朱凌 ;
侯长红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 (02) :42-50
[7]  
社会网络分析法在论文合作网中的应用研究[J]. 刘蓓,袁毅,BOUTIN Eric.  报学报. 2008 (03)
[8]  
Collaborative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Chi-na:Regional Evidence from a Gravity Model Approach. Scherngell T,Hu Y. Re-gional Studies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