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源区四十多年来干湿变化分析

被引:12
作者
李轶冰 [1 ]
杨改河 [2 ]
王得祥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江河源区; 干湿变化; 干燥度指数; Holdridge可能蒸散率;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6.03.015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江河源区的干湿变化关系到流域水源涵养功能和生态安全。利用Holdridge可能蒸散率(PER)对江河源区18个站点1961-2002年的气象资料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PER始终处于波动变化中, 前19年的趋势线基本上高于后23年的趋势线,多数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缓慢波动上升;在空间上体现为从东南向西北干燥度逐渐增加,干湿变化的幅度亦增加。根据江河源区PER大小、变化趋势及变幅,可将源区分为西北部、中部和东南部3组;在变化过程中,西北部和东南部干湿差异有缩小的趋势。根据Holdridge模型模拟、NPP 估算、AVHRR/NDVI计算和土地覆盖变化等相关研究可知,这种干湿变化还未对植被分布产生质的影响,但可以影响植被覆盖度和净第一性生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7
页数:5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