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修复重金属Cu和有机物苯并[a]芘复合污染土壤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丁克强
骆永明
机构
[1] 南京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和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苜蓿; Cu; 苯并[a]芘; 微生物生物量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苜蓿(MedicagoSativalam)在Cu污染土壤中对多环芳烃苯并[a]芘污染的修复作用。通过60d的温室盆栽试验表明,土壤中苯并[a]芘的可提取浓度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减少,苜蓿加快了土壤中可提取态苯并[a]芘浓度的下降。在1、10、100mg·kg-1苯并[a]芘处理浓度下,苜蓿生长的土壤中苯并[a]芘的减少率分别达86.0%、84.3%和39.8%。苜蓿通过增强根圈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而提高植物对苯并[a]芘的降解率,同时,植物的根、茎也可积累少量苯并[a]芘,并且能够在Cu和苯并[a]芘混合污染中正常生长,苜蓿对土壤中Cu无明显修复作用。由于土壤自身具有修复多环芳烃苯并[a]芘污染的自然本能,在Cu污染下种植苜蓿具有强化苯并[a]芘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可促进苜蓿生长,增强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从而提高苜蓿修复Cu和苯并[a]芘混合污染土壤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66 / 77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利用改进的生物反应器研究不同通气条件下土壤中菲的降解 [J].
丁克强 ;
骆永明 ;
刘世亮 ;
邢维芹 ;
吴龙华 ;
宋静 ;
李振高 .
土壤学报, 2004, (02) :245-251
[2]   黑麦草对菲污染土壤修复的初步研究 [J].
丁克强 ;
骆永明 ;
刘世亮 ;
李振高 .
土壤, 2002, (04) :233-236
[3]  
有机络合强化植物修复的环境风险研究 I.EDTA对复合污染土壤中TOC和重金属动态变化的影响[J]. 吴龙华,骆永明,章海波.土壤. 2001(04)
[4]   土壤、植物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分析方法研究 [J].
宋玉芳,区自清,孙铁珩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1) :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