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北部OBS2006-3地震剖面中横波的识别与应用

被引:19
作者
卫小冬 [1 ,2 ]
赵明辉 [1 ]
阮爱国 [3 ]
丘学林 [1 ]
夏少红 [1 ]
朱俊江 [1 ]
黄海波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海底地震仪(OBS); 转换横波; 纵横波速比; 南海中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16.8 [];
学科分类号
0708 ;
摘要
纵横波联合探测可以获得丰富的地下结构信息。纵横波速比和岩石泊松比在预测岩石圈的岩性、物性等介质属性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比南海中北部OBS2006-3地震剖面垂直分量和径向分量上的纵横波走时、视速度以及质点运动轨迹,识别出了转换横波震相。本文以OBS8和OBS10台站的数据为例,说明了横波识别的方法,并在拟合好的P波速度模型基础上,利用RayInvr软件对转换横波震相进行了射线追踪,确认了PwSs3、PgSs3、PmS等几组转换震相,计算了这两个站位下的波速比和泊松比。根据OBS2006-3测线下地壳高速层的P波速度(VP=7.20—7.25km·s-1)、S波速度(VS=4.20—4.23km·s-1)、泊松比(0.24)等参数,初步推断下地壳高速层是由上地幔岩浆底侵作用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南海东北部及邻区深部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研究 [J].
郝天珧 ;
黄松 ;
徐亚 ;
李志伟 ;
胥颐 ;
雷受旻 ;
杨金玉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6) :1785-1796
[2]   香港地区海陆地震联测及深部地壳结构研究 [J].
夏少红 ;
丘学林 ;
赵明辉 ;
徐辉龙 ;
叶春明 ;
陈营华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 (05) :1389-1397
[3]   南海东北部下地壳高速层的成因探讨 [J].
刘安 ;
武国忠 ;
吴世敏 .
地质论评, 2008, (05) :609-616
[4]   南海中北部地壳深部结构探测新进展 [J].
吴振利 ;
阮爱国 ;
李家彪 ;
丁巍伟 ;
李湘云 ;
丘学林 ;
赵明辉 ;
郭兴伟 .
华南地震, 2008, (01) :21-28
[5]   利用地震波速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组成及其动力学 [J].
刘明军 ;
李松林 ;
方盛明 ;
樊计昌 ;
赵丽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2) :412-430
[6]   南海东北部三分量海底地震仪记录中横波的识别和分析 [J].
赵明辉 ;
丘学林 ;
夏少红 ;
王平 ;
夏戡原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11) :1516-1523
[7]   SEDIS Ⅳ型短周期自浮式海底地震仪及应用体会 [J].
李湘云 ;
吴振利 ;
薛彬 ;
丁巍伟 ;
阮爱国 .
热带海洋学报, 2007, (05) :35-39
[8]   海底地震仪及其国内外发展现状 [J].
阮爱国 ;
李家彪 ;
冯占英 ;
吴振利 .
东海海洋, 2004, (02) :19-27
[9]   中国加入综合大洋钻探(IODP)科学计划(2003—2013) [J].
Science Committee of ODPChina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5) :662-665
[10]   走向地球系统科学的必由之路 [J].
汪品先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5) :795-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