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沙棘品系间等位酶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李洪梅
蓝登明
何文兴
机构
[1]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2]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畜牧工作站
[3] 内蒙古通辽
[4] 内蒙古呼和浩特
[5] 四川成都
关键词
沙棘;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 [阔叶灌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 ,在等位酶水平上对中国沙棘与俄罗斯沙棘的 8个品系间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多态位点百分率P =6 0 % ,等位基因平均数A =1 84 ,平均观察杂合度 (H0 ) =0 33,平均期望杂合度 (He) =0 32 ;两个中国沙棘品系的固定指数F值分别为 0 0 5和 0 0 7,异交率t值分别为 0 95和 0 93,而6个俄罗斯沙棘品系的F值分布在 - 0 0 2~ - 0 1 4之间 ,t值分布在 1 0 3~ 1 4 2之间 ;8个品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均值为 0 92。以上结果表明沙棘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这为不同地域和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引种及驯化提供指导 ,也为育种材料的选择提供信息 ,为沙棘种下类群划分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我国沙棘加工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J].
李敏 ;
张丽 .
沙棘, 2003, (01) :42-46
[2]   不同沙棘品种的抗逆性与形态特性研究 [J].
赵丽辉 ;
黄国辉 ;
聂小兰 ;
刘洪章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70-74
[3]   陕西实生板栗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J].
秦岭 ;
刘德兵 ;
范崇辉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4) :246-250
[4]   五种落叶松遗传关系的等位酶分析 [J].
张学科 ;
毛子军 ;
宋红 ;
孟斌 .
植物研究, 2002, (02) :224-230
[5]   中国栽培稻同工酶的遗传多样性 [J].
汤圣祥 ;
江云珠 ;
魏兴华 ;
李自超 ;
余汉勇 .
作物学报, 2002, (02) :203-207
[6]   沙棘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J].
李根前 ;
唐德瑞 ;
赵一庆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5) :892-897
[7]   沙棘属植物资源与开发利用 [J].
李根前 ;
唐德瑞 ;
赵一庆 .
沙棘, 2000, (02) :22-26
[8]   微生境下羊草两种生态型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等位酶分析 [J].
崔继哲 ;
曲来叶 ;
祖元刚 .
生态学报, 2000, (03) :434-439
[9]   明党参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J].
邱英雄 ;
黄爱军 ;
傅承新 .
植物分类学报, 2000, (02) :111-120
[10]   泡沙参复合体(桔梗科)的物种生物学研究Ⅳ.等位酶水平的变异和分化 [J].
葛颂 ;
洪德元 .
植物分类学报, 1998, (06)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