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前瞻:对协商民主的理论阐释

被引:3
作者
章仁彪
张金亮
机构
[1]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协商民主; 多元文化; 选举民主; 民主协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 [政治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摘要
作为一种时代产物,协商民主是为应对传统选举民主的各种缺陷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民主模式。它以高度发达的经济、完善的法制、高素质的公民为依托,以参政主体的绝对平等和公共利益为核心价值,旨在解决人类通过现有途径无法很好应对的政治困境。就当前看来,协商民主作为选举民主的一种有益补充,在完善现有政治模式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中国在长期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多级政治协商制度和以民主恳谈会为代表形式的基层民主实践,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协商,一定程度上是对协商民主理论的可贵探索。这不仅丰富了现有政治资源,也使得中国能够把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避免西方民主实践中出现的种种误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9+94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 [J].
陈家刚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5, (03) :54-60
[2]   不同领域的协商民主 [J].
John S.Dryzek ;
王大林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3) :32-40
[3]  
协商民主问题研究.[D].马奔.山东大学.2007, 03
[4]  
协商民主.[M].陈家刚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4,
[5]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M].黄卫平;汪永成主编;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