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砂土粒间胶结效应的二维数值分析

被引:14
作者
蒋明镜
孙渝刚
机构
[1] 同济大学土木学院地下建筑与工程系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结构性砂土; 理想胶结颗粒; 接触力学特性; 离散单元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3 [土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将理想胶结颗粒接触力学特性的测试结果引入到离散元胶结接触模型中,对结构性砂土粒间胶结效应进行离散元数值模拟。首先,胶结颗粒被理想化为两铝棒在指定部位形成胶结,通过一系列加载试验(拉伸、压缩、压剪)获得胶结铝棒在不同应力路径下的接触力学响应。随后,将测试结果提炼总结后引入到自行开发的二维离散元程序NS2D中,用以模拟不同初始密度和胶结强度的结构性砂土等向压缩试验。最后,通过与人工胶结砂土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对文中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离散元数值模拟能够有效的捕捉结构性砂土的主要力学特性,即屈服强度和体积模量均随初始密度和胶结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且胶结试样的屈服强度与试样内部颗粒间胶结点破坏率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46 / 125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复杂应力下两种胶结颗粒微观力学模型的试验研究 [J].
蒋明镜 ;
孙渝刚 ;
李立青 .
岩土工程学报, 2011, 33 (03) :354-360
[2]  
Macro-and Micro-Properties of Two Natural Marine Clays in China[J]. 蒋明镜,彭立才,朱合华,林奕禧,黄良机.China Ocean Engineering. 2009(02)
[3]   人工制备结构性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J].
刘恩龙 ;
沈珠江 .
岩土力学, 2007, (04) :679-683
[4]   结构性粘土剪切带的微观分析(英文) [J].
蒋明镜 ;
沈珠江 .
岩土工程学报, 1998, (02) :102-108
[5]   软土工程特性和软土地基设计 [J].
沈珠江 .
岩土工程学报, 1998, (01) :100-111
[6]   结构性粘土试样人工制备方法研究 [J].
蒋明镜 ;
沈珠江 .
水利学报, 1997, (01) :57-62
[7]   An efficient technique for generating homogeneous specimens for DEM studies [J].
Jiang, MJ ;
Konrad, JM ;
Leroueil, S .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03, 30 (07) :57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