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伐区常用采集运作业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被引:6
作者
邓盛梅
机构
[1]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州
关键词
采运; 人工林; 经济效益; 作业模式; 选优;
D O I
10.16270/j.cnki.slgc.2005.01.020
中图分类号
S782 [木材采运学];
学科分类号
082902 ;
摘要
通过对我国南方人工林伐区常用8种采集运作业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作业模式Ⅱ(油锯采伐手扶拖拉机集材船运木材)为最优作业模式,作业模式Ⅲ(油锯采伐索道集材农用车运材)为次优作业模式。建议林业生产决策部门在选择人工林伐区采集运作业模式时,采伐方式宜选油锯皆伐。在有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应优先选择船运或排运木材。在无水路运输条件的伐区,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应提倡选用架空索道集材;集体林区当集材距离小于1 km时,应选用手板车集材,否则选手扶拖拉机集材。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林业生产规划[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周新年著, 1994
[2]   伐区集运材生产方式最优方案选择 [J].
黄刚平 .
森林工程, 1995, (03) :21-24
[3]   人工林集材绞盘机分析与评价 [J].
胡永生 .
森林工程, 2004, (05)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