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濒危鱼类、两栖爬行类和哺乳类的地理分布格局与优先保护区域——基于《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分析

被引:34
作者
陈阳
陈安平
方精云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关键词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濒危动物; 地理分布格局; 生物多样性; Dobson排除算法; 优先保护区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依据我国动物所面临的濒危现状 ,对我国濒危动物的濒危等级划分、种群现状、致危因素和保护措施等进行了描述说明 ,首批收录了 5 35种濒危动物。本文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所收录的 35 2种濒危脊椎动物 (不含鸟类 ) (以下简记为“濒危动物”)为研究对象 ,整理统计了现有濒危物种的分布资料 ,在GIS支持下 ,对中国濒危动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濒危动物物种呈明显的集聚分布 ,最密集的地区是横断山区、海南岛、西双版纳和云贵高原 ;而在华北平原、内蒙古东部、黄土高原和东北平原等地区出现大片空白区。影响濒危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热量和水分条件、地形条件等自然条件以及历史开发、人为破坏等人文条件。山地因地形屏障作用而保留了较多的古老物种 ,其较为复杂的环境因子也有益于物种的生存 ,因而物种丰富度较高。大多数动物对于水分和热量的依赖性较强 ,因此水热条件对于其分布的限制作用十分明显。人为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 ,濒危物种稀少 ;污染、开荒等引起的环境问题对于现存动物的威胁很大。运用Dobson排除算法得到云南勐腊县等 9个县市分布有 16 8种濒危动物 ,占全国总数 (海生种类及仅分布于台湾和香港的特有种除外 )的5 1.5 % ,而其土地面积之和仅为
引用
收藏
页码:359 / 3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全球200:确定大尺度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的一种方法 [J].
赵淑清 ;
方精云 ;
雷光春 .
生物多样性, 2000, (04) :435-440
[2]   大熊猫近40年的演变 [J].
胡锦矗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2) :99-103
[3]   大熊猫的兴衰 [J].
朱靖 ;
龙志 .
动物学报, 1983, (01) :93-104
[4]   试论扬子鳄的地理变迁 [J].
文焕然 ;
黄祝坚 ;
何业恒 ;
徐俊传 .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1981, (01) :112-122+7
[5]   Endangered species diversity 'hot spots' in Russia and centers of endemism [J].
Griffin, PC .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999, 8 (04) :497-511
[6]  
Threatened biotas: "Hot spots" in tropical forests.[J].Norman Myers.The Environmentalist.1988, 3
[7]  
广西两栖动物.[M].张玉霞;温业棠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  
中国东北地区珍稀濒危动物志.[M].赵正阶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9]  
中国动物地理.[M].张荣祖著;.科学出版社.1999,
[10]  
中国特产的爬行动物.[M].黄正一等 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