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水稻苗期耐冷性相关性状的QTLs研究

被引:18
作者
詹庆才
朱克永
陈祖武
曾曙珍
机构
[1]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湖南长沙
[3] 湖南长沙
关键词
水稻; 苗期耐冷性; 微卫星标记(SSR); 数量性状位点(QTLs);
D O I
10.16267/j.cnki.1005-3956.2005.01.020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用二九青和Yukihikari杂交后再经 8代自交得到的 79个重组自交系 (RIL)群体为材料 ,构建了包含 89个微卫星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以低温下缺绿、枯萎死苗为指标对水稻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 (QTLs)进行了定位。在 1 7℃ ,1 8℃和 1 5~ 2 0℃ 3种不同低温处理情况下 ,以叶绿素含量为指标 ,共定位了 1 1个QTLs ,它们分别位于染色体 1 ( 2个 ) ,2 ( 2个 ) ,3,5 ,6 ,7,8,9,1 2上 ;其中 3个QTLs在 3种环境中都能检测到 ,1个QTL在 2种环境中检测到 ,而其余 7个QTLs只能在 1种环境中检测到 ;1 1个QTLs各自引起的表型变异为 5 .6 8%~ 2 7.42 %。以枯萎死苗作为指标共定位了 5个QTLs,分别位于染色体 3,4,7,8,1 1上 ,各QTL控制的表型变异范围为 7.6 5 %~ 49.34 %;其中位于染色体 1 1上的RM2 2 4位点引起的表型变异达 49.34 %,是一个主效QTL。缺绿和枯萎死苗都是不耐冷品种受低温影响的表现 ,但从分子图谱定位的结果看 ,它们是由不同的基因位点控制的 ,没有连锁遗传关系。由此推断 ,水稻苗期耐冷性是一个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遗传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水稻籼粳交DH群体苗期的耐冷性QTLs分析 [J].
钱前 ;
曾大力 ;
何平 ;
郑先武 ;
陈英 ;
朱立煌 .
科学通报, 1999, (22) :2402-2407
[2]   利用分子标记定位水稻芽期耐冷性基因 [J].
严长杰 ;
李欣 ;
程祝宽 ;
于恒秀 ;
顾铭洪 ;
朱立煌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3) :134-138
[3]  
Mapping and genome organization of microsatellite sequences in rice (Oryza sativa L.)[J] . S. Temnykh,William D. Park,Nicola Ayres,Sam Cartinhour,N. Hauck,L. Lipovich,Y. G. Cho,T. Ishii,S. R. McCouch.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0 (5)
[4]   Mapping genetic loci for iron deficiency chlorosis in soybean [J].
Lin, S ;
Cianzio, S ;
Shoemaker, R .
MOLECULAR BREEDING, 1997, 3 (03) :219-229
[5]   DETECTION OF ADDITIVE AND DOMINANCE EFFECTS OF QTLS IN INTERVAL MAPPING OF F2 RFLP DATA [J].
HAYASHI, T ;
UKAI, Y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4, 87 (08) :1021-1027
[6]  
A package of computer programsfor construction of DNA polymorphism linkage maps and analysis of QTLs. Ukai Y, Ohsawa R, Saito A, et al. Breeding Science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