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

被引:16
作者
祝新友 [1 ]
王艳丽 [2 ]
程细音 [1 ]
田野 [1 ]
傅其斌 [3 ]
李顺庭 [2 ]
于志峰 [4 ]
机构
[1]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2]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3]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关键词
地质学; 石英脉型; 钨矿; 成矿系统; 岩浆-热液作用; 矿床成因; 瑶岗仙; 湖南省;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15.05.002
中图分类号
P618.67 [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湖南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是南岭成矿带具有代表性的矿床。长期以来,对脉型钨矿床的成矿岩体特征及各种不同类型矿化的空间与演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论。文章以瑶岗仙石英脉型钨矿床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成矿岩体、含钨石英脉及与之相关的矿化开展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探讨了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各类矿化现象,从而建立了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在瑶岗仙钨矿床中,成矿地质体即成矿花岗岩为碱长花岗岩,主要矿化类型包括岩浆岩型、云英岩析离体、云英岩脉、石英脉和毒砂黄玉层等,分布于岩体顶部接触带附近。成矿作用可划分为岩浆晚期阶段、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岩浆期后热液阶段,岩浆岩型矿石形成于岩浆晚期,云英岩析离体和云英岩脉等形成于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石英脉和毒砂黄玉层主要形成于热液阶段,岩浆阶段→热液阶段的演化是连续的。成矿花岗岩侵位深度约为2~3 km,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与成矿流体。成矿系统相对封闭,外来成矿物质和流体较少,含钨石英脉主要以快速充填的形式形成于岩浆固结之后。瑶岗仙矿床含钨石英脉控制垂深达1300 m,"五层楼"垂向分带不明显,顶部未出现细脉带和线脉带,而在石英大脉的顶部出现横向交代形成的毒砂黄玉层。研究表明,瑶岗仙矿区脉型钨矿床成矿系统保存较完整,代表系统顶部的毒砂黄玉层保存完好,剥蚀水平正好达到岩体顶部。
引用
收藏
页码:874 / 894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FractalanalysisofSn-WmineralizationfromCentralIberia:insightsintotheroleoffractureconnectivityintheformationofanoredeposit.2Roberts,S,Sanderson,D.J,Gumiel,P.EconomicGeologyandtheBulletinoftheSocietyofEconomicGeologists.1998
[2]  
TheCharacteristicsofGraniteanditsRelationshipwithMineralization.2DepartmentofGeology,NanjingUniversity..1984
[3]  
Thechemistryofhydrothermaltin(-tungsten)oredeposition.2ChristophA.Heinrich.EconomicGeology.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