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创造的协同创新本质研究——以浙江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被引:10
作者
项杨雪 [1 ]
梅亮 [2 ]
陈劲 [3 ]
机构
[1] 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
[2]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3]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协同创新; 2011计划; 价值创造; 案例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2011计划"以协同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高等院校创新能力,将协同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凸显了协同创新在实践领域的重要意义。理论研究在探讨协同创新基本内涵的同时,认为协同创新是创新研究的新范式。尽管学术界对协同创新作了大量讨论,但未回答协同创新的根本目的与研究意义。通过回溯协同创新的内涵,认为研究与实践协同创新的根本意义在于价值创造。由此,以价值创造为视角,构建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浙江大学煤炭资源化利用发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案例,从效率、互补性、锁定效应和新颖性4个维度分析了浙江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的价值创造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 [J].
何郁冰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02) :165-174
[2]   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 [J].
温家宝 .
求是, 2011, (14) :3-11
[3]   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J].
解学梅 .
管理科学学报, 2010, (08) :51-64
[4]   科技型中小企业与科技中介协同创新网络的构建 [J].
唐丽艳 ;
王国红 ;
张秋艳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20) :79-82
[5]   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及收益分配研究 [J].
张巍 ;
张旭梅 ;
肖剑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8, (04) :81-88
[6]   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J].
范太胜 .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07) :26-30
[7]   基于“四主体动态模型”的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研究 [J].
陈晓红 ;
解海涛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8) :37-43
[8]   突破全面创新: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管理研究 [J].
陈劲 ;
王方瑞 .
科学学研究, 2005, (S1) :249-254
[9]   各创新要素全面协同程度与企业特质的关系实证研究 [J].
许庆瑞 ;
蒋键 ;
郑刚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5, (03) :16-21
[10]   浅析中关村的高校、院所文化和企业文化 [J].
邓丽姝 .
中国科技论坛, 2004, (02) :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