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吸收过程及规律研究

被引:7
作者
游达明 [1 ]
朱思文 [1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商学院
[2]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隐性知识吸收; 动力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隐性知识吸收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关键,隐性知识吸收过程包括多方利益的博弈和知识形式的转化。首先分析了隐性知识的层次结构和吸收流程,根据企业的不同条件提出了三种隐性知识吸收动力模型假设,比较了不同状况下企业参与隐性知识吸收的得益差异和策略选择,揭示了隐性知识吸收过程中的知识变化规律。研究结论显示,博弈得益值是企业参与隐性知识吸收、选择不同策略的主要动力;企业隐性知识吸收呈现"风景图象"的变化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Managing innovation. J TIDD,J BESSANT,K PAVITT. . 2005
[2]  
Class and committees in a Norwegian island parish. BAMES. Human Relations . 1954
[3]  
Finding,forming,and performing:creating networks for discontinuous innovation. JULIAN BIRKINSHAW,JOHN BESSANT,RICK DELBRIDGE.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 2006
[4]  
The Concept and Use of Social Networks. Mitchetll J Clyde. Social Network in Urban Situations . 1969
[5]   SUSTAINING BREAKTHROUGH INNOVATION [J].
O'Connor, Gina Colarelli .
RESEARCH-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9, 52 (03) :12-14
[6]   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及组织能力研究 [J].
齐延信 ;
吴祈宗 .
中国软科学, 2006, (07) :147-150
[7]   企业网络核心能力实证研究——以浏阳生物医药园企业网络为例 [J].
张帆 ;
游达明 .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10) :65-69
[9]   吸收能力作用下创业导向与企业成长绩效关系研究 [J].
林筠 ;
孙晔 ;
何婕 .
软科学, 2009, 23 (07) :135-140
[10]   突破性创新的资产基础与面向突破性创新的联盟战略 [J].
彭灿 .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 21 (03) :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