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5
作者
韩丽娜
王俊朝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灰色关联分析; 安徽省;
D O I
10.14182/j.cnki.1001-2443.2010.01.020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根据1997-2007年安徽省统计资料,对全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的诸要素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耕地面积、粮食播面比与复种指数三者的乘积)、单产、农田水利设施以及农民的粮食收入是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相对活跃因素,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对全省粮食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相对较小,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所带来的耕地非农化、粮食总需求增长的压力,势必对粮食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粮食生产时空变化是资源禀赋背景下,城镇化、工业化及政策因素引致农户响应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我国煤炭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J].
胡予红 ;
周心权 ;
刘毅 .
中国煤炭, 2009, 35 (04) :17-19+46
[2]   安徽省粮食生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刘定惠 ;
朱超洪 .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15 (05) :30-32+41
[3]   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 [J].
李裕瑞 ;
刘彦随 ;
龙花楼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1) :125-131
[4]   深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 [J].
万宝瑞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9) :4-8+110
[5]   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J].
王争艳 ;
皇甫光宇 ;
潘元庆 ;
李天阁 ;
王兵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08) :3050-3052
[6]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分析 [J].
钟甫宁 ;
刘顺飞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9) :39-44
[7]   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J].
龙方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7-14
[8]   安徽沿江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J].
李宗尧 ;
杨桂山 .
资源科学, 2006, (06) :91-96
[9]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罗万纯 ;
陈永福 .
农业技术经济, 2005, (06) :60-66
[10]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探析 [J].
李昌爱 ;
顾也萍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177-17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