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气候生产力与农业持续发展

被引:22
作者
吴宜进
熊安元
杨荆安
赵艳
机构
[1] 武汉大学历史学系!武汉
[2] 湖北省气象局!武汉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关键词
气候生产力; 持续农业; 湖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对湖北省主要农作物气候生产力的估算,分析了目前气候生产力利用的现状。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在目前大田生产的条件下,湖北粮食气候生产力利用率相对较低,即使是利用率稍高的中稻,其历史最高产量也仅为气候生产力的一半,气候生产潜力较大。因此,如何加强农业气候生产力的开发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气候资源的作用,将是实现湖北农业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根据影响农作物气候生产力的因子分析,从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光合产量;合理利用热量资源、促进粮食作物的合理布局以及防灾抗灾、改善气候生态环境等不同角度,就如何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实现农业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对几个典型的气候资源利用率较高的生态农业优化模式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05 / 4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湖北省降水量分布特征与蒸发力的初步研究 [J].
邓先瑞 ;
黄建武 ;
朱吉英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 (02) :283-290
[2]   关于光合产量的计算公式 [J].
杨荆安 .
农业气象, 1981, (02) :16-21+34
[3]   我国水稻生产光温潜力的探讨 [J].
卢其尧 .
农业气象, 1980, (01) :1-12
[4]   江汉平原湖区洪涝灾害形成机理与生态减灾的对策研究 [J].
王学雷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445-449
[5]  
江汉平原四湖地区区域开发与农业持续发展.[M].蔡述明等著;.科学出版社.1996,
[6]  
湖北农业综合开发研究.[M].肖传荣;周志纯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