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北庄村晚更新世晚期古植被的再研究

被引:29
作者
孙湘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晚更新世晚期; 花粉分析; 云杉; 冷杉; 荒漠草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渭南北庄村约31,000—18,000aB.P.沉积物中花粉百分含量、浓度和沉积率分析,对该时期古植被取得一些新认识,即当时云杉、冷杉等亚高山针叶树可能并未形成较大面积的森林,而是呈岛状分布于水体周围,并与区域性蒿草草原呈镶嵌状分布,植被并不稳定,亚高山针叶树曾两度出现又消失。从20,000aB.P.无乔木花粉出现,到18,000aB.P.难以找到任何花粉,本区变为无乔木生长的荒漠草原,气候曾经过数次冷偏湿与冷干的交替后,从18,000aB.P.起变得极度干燥和寒冷。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长白山针叶混交林的现代花粉雨 [J].
孙湘君 ;
吴玉书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8, (05) :549-557
[2]   我国东北平原晚更新世晚期植物群与古气候指标初探 [J].
王曼华 .
冰川冻土, 1987, (03) :229-238
[3]   暗针叶林带温度研究 [J].
吴锡浩 .
科学通报, 1983, (23) :1451-1454
[4]   哈尔滨黄山剖面孢粉组合的初步研究 [J].
夏玉梅 ;
汪佩芳 ;
王曼华 .
地理科学, 1983, (02) :183-187+192
[5]   天津云杉孢粉组合与披毛犀化石共存的发现及其意义附视频 [J].
罗宝信 ;
王毓钊 ;
黄秋圃 ;
严富华 ;
翟乾祥 ;
柯曼红 .
地质科学, 1983, (02) :160-164
[6]   北京平原第四纪晚期花粉分析及其意义 [J].
周昆叔 ;
严富华 ;
梁秀龙 ;
叶永英 .
地质科学, 1978, (01) :57-64+95
[7]  
内蒙古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编, 1985
[8]  
陕西蓝田新生界现场会议论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编,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