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和大豆在单作和混作系统中的氮行为研究

被引:3
作者
朱树秀,季良,阿米娜
机构
[1] 新疆农业科学院粮作所
关键词
大豆与玉米混作;固氮转移;15N同位素稀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4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本文于1992年~1993年用15N示踪稀释技术分别通过盆栽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大豆和玉米植株在单作和混作系统中的氮行为.混作时玉米植株来自土壤和肥料氮分别平均比单作时降低了9.13%~24.58%和7.15%~22.52%,减低了玉米植株对土壤和肥料氮的剧烈竞争.混作时大豆植株固定的氮除供本身生长发育用外,还能转移给与之混作的玉米植株.输出率达到18.44%~35.32%,使玉米植株从与之混作的大豆植株的根际获得本身生长所需氮的8.75%~24.05%.这种负反馈机制又使混作系统中大豆植株的固氮百分率比单作时提高了29.10%~32.69%.大豆与玉米以2:1株数比种植时,在各试验组合中表现出氮营养优势.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春玉米间大豆行比研究 [J].
倪蕙文,钟树福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1994, (01) :99-105
[2]   施钼对大豆与间作玉米增加氮素及产量的效果 [J].
周伟 ;
李继云 .
生态农业研究 , 1993, (01) :77-82
[3]   紫花苜蓿与老芒麦混播优势的研究 [J].
朱树秀 ;
杨志忠 .
中国农业科学, 1992, (06)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