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焚烧稻壳灰的显微结构及其化学活性

被引:57
作者
欧阳东
陈楷
机构
[1]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 广州
[3] 广州
关键词
稻壳; 稻壳灰; 显微结构; 纳米氧化硅; 化学活性;
D O I
10.14062/j.issn.0454-5648.2003.11.020
中图分类号
TU528 [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
学科分类号
0805 ; 080502 ; 081304 ;
摘要
对600℃焚烧的稻壳灰(rice husk ash,RHA)纳米尺度的显微结构进行了SEM/TEM(SAD)研究,首次发现稻壳灰由纳米尺度的SiO2粒子(~50 nm)疏松地粘聚而成。稻壳灰结构中除了以往报道过的微米尺度的蜂窝孔外,还含有大量由SiO2粒子非紧密粘聚而形成的纳米尺度孔隙(<50 nm)。纳米尺度的SiO2粒子和纳米尺度的孔隙是低温稻壳灰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超高火山灰活性的根本原因。活性试验表明,低温稻壳灰火山灰活性超过造粒硅灰,对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都具有强烈的增强作用。当低温稻壳灰替代水泥量为10%~20%时,可提高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10 MPa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121 / 11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M].张立德;牟季美著;.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