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黄芪和山野豌豆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研究

被引:9
作者
马正华 [1 ]
王柳英 [2 ]
宋维秀 [1 ]
机构
[1]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
[2]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
关键词
豆科牧草;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两种野生豆科牧草(西北黄芪和山野豌豆)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西北黄芪和山野豌豆的相对电导率、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均表现出上升的趋势,且随着低温胁迫程度的加剧而加深;就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两项生理指标而言,西北黄芪5℃增幅显著小于山野豌豆,而-5℃对5℃增幅显著大于山野豌豆;就脯氨酸含量而言,西北黄芪5℃增幅大于山野豌豆,而-5℃对5℃增幅显著小于山野豌豆;就SOD活性而言,西北黄芪5℃增幅大于山野豌豆,而-5℃对5℃增幅显著大于山野豌豆。综合分析,认为西北黄芪比山野豌豆具更强的抗低温能力,同时说明,两种牧草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规律不同,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糖含量两项生理指标对低温的响应更加敏感。
引用
收藏
页码:533 / 536+475 +4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生长时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关系 [J].
王红星 ;
古红梅 ;
周琳 ;
郑继周 ;
殷贵鸿 .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3, (05) :51-52
[2]   逆境条件下植物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与活性氧代谢 [J].
王娟 ;
李德全 .
植物学通报, 2001, (04) :459-465
[3]   不同环境条件下Veronica两种外来杂草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附视频 [J].
方芳 ;
郭水良 .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87-89
[4]   植物抗寒机理研究的新进展 [J].
简令成 .
植物学通报, 1992, (03) :17-22+16
[5]   逆境条件下植物脯氨酸的累积及其可能的意义 [J].
汤章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4, (01) :15-21
[6]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邹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7]  
中国牧草登记品种集.[M].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
[8]  
牧草高产栽培.[M].苏加楷等编著;.金盾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