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气流下乌鲁木齐短时强降水中小尺度特征个例分析

被引:15
作者
杨莲梅 [1 ,2 ]
李建刚 [1 ,2 ]
刘晶 [1 ,2 ]
刘雯 [1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2] 中亚大气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中小尺度; 对流单体; 西北气流; 列车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3 [个例分析];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乌鲁木齐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GPS/MET水汽探测仪以及FY—2E/G卫星、区域加密自动气象站资料和GFS/NCEP 0.5°×0.5°逐6 h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6月9日18:30—20:00出现在乌鲁木齐的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强降水过程的环境场和中小尺度特征。结果表明:该短时强降水过程有4个降水集中时段,每个时段约为10~15 min。降水发生在高压脊前低槽后部的西北气流控制之下,700 h Paβ中尺度西北急流上γ尺度对流单体是短时强降水直接影响系统。该降水过程水汽来自于乌鲁木齐周围并在2~3 h内快速集中。对流不稳定潜势从午后14 h开始发展,到降水开始仅4.5 h。沿西北低空急流出现多个γ中尺度对流单体以"列车效应"形式依次影响乌鲁木齐造成短时强降水,对流单体组合反射率最强达45~50 d Bz,生命史仅15~20 min。降水发生在局地新生中尺度对流云团西南侧云顶亮温TBB梯度最大处,TBB最低达-44℃,对流云团生命史2~3 h。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39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2015年皖江最强梅雨锋短时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 [J].
魏葳 ;
蒋丽 ;
陈晓伟 ;
蔡磊 ;
唐娟 .
暴雨灾害, 2017, 36 (01) :66-74
[2]   中国中东部强对流天气的天气形势分类和基本要素配置特征 [J].
许爱华 ;
孙继松 ;
许东蓓 ;
万雪丽 ;
郭艳 .
气象, 2014, 40 (04) :400-411
[3]   中国短时强对流天气的若干环境参数特征分析 [J].
樊李苗 ;
俞小鼎 .
高原气象, 2013, 32 (01) :156-165
[4]   用新型探测资料分析武汉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J].
汪小康 ;
王晓芳 ;
崔春光 ;
周志敏 .
暴雨灾害, 2012, 31 (04) :321-327
[5]   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条件和特征初步分析 [J].
方翀 ;
毛冬艳 ;
张小雯 ;
林隐静 ;
朱文剑 ;
张涛 ;
谌芸 ;
盛杰 ;
蓝渝 ;
林易 ;
郑永光 .
气象, 2012, 38 (10) :1278-1287
[6]   乌鲁木齐夏季强降水过程GPS-PWV的演变特征 [J].
杨莲梅 ;
王世杰 ;
史玉光 ;
赵玲 .
高原气象, 2012, (05) :1348-1355
[7]   2007年7月新疆三次暴雨过程的水汽特征分析 [J].
杨莲梅 ;
张云惠 ;
汤浩 .
高原气象 , 2012, (04) :963-973
[8]   一次南方春季强对流过程中影响对流发展的环境场特征分析 [J].
陈涛 ;
张芳华 ;
宗志平 .
高原气象 , 2012, (04) :1019-1031
[9]   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研究 [J].
郑媛媛 ;
姚晨 ;
郝莹 ;
张雪晨 .
气象, 2011, 37 (07) :795-801
[10]   新疆夏季强降水研究若干进展及问题 [J].
杨莲梅 ;
李霞 ;
张广兴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2) :18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