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89
作者
卢新培 [1 ]
严萍 [2 ]
任春生 [3 ]
邵涛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3]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基金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关键词
大气压等离子体;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 非平衡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O53 [等离子体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204 ;
摘要
近年来,大气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研究受到了人们的格外关注.研究表明与交流驱动相比,脉冲放电产生大气压等离子体具有许多优势,如它的VUV、氧原子、及臭氧的产生效率高;峰值电流密度、电子密度、及电子产生效率也更高;在对介质表面处理时能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和更高的效率;还更易产生均匀的大面积等离子体;所产生等离子体的非平衡性更高;灭菌效果也更好等优点.但是,对于脉冲放电的放电机理,放电模式,及脉冲参数(上升沿和下降沿、重复频率、脉冲宽度等)对放电效果的影响,现在的研究还非常有限,且很零散.这一方面是由于大气压放电诊断本身就很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脉冲放电快速的时空演化过程进一步加大了对其诊断的难度.再者,对其研究还受到脉冲电源参数的限制.本文对国际上大气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最新研究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做了一个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01 / 81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氩气/空气介质阻挡放电自组织超六边形斑图实验研究 [J].
董丽芳 ;
谢伟霞 ;
赵海涛 ;
范伟丽 ;
贺亚峰 ;
肖红 .
物理学报, 2009, 58 (07) :4806-4811
[2]   民用脉冲功率源的进展与展望 [J].
张适昌 ;
严萍 ;
王珏 ;
袁伟群 ;
任成燕 ;
邵涛 ;
张东东 .
高电压技术, 2009, 35 (03) :618-631
[3]   介质阻挡放电及其应用 [J].
王新新 .
高电压技术, 2009, 34 (01) :1-11
[4]   介质阻挡放电用于细菌灭活的机理研究 [J].
马跃 ;
张冠军 ;
石兴民 ;
许桂敏 ;
杨芸 .
高电压技术, 2008, (02) :363-367
[5]   大气压介质阻挡丝状放电时空演化数值模拟 [J].
张远涛 ;
王德真 ;
王艳辉 .
物理学报, 2005, (10) :4808-4815
[6]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imide films using unipolar nanosecond-pulse DBD in atmospheric air [J].
Shao, Tao ;
Zhang, Cheng ;
Long, Kaihua ;
Zhang, Dongdong ;
Wang, Jue ;
Yan, Ping ;
Zhou, Yuanxiang .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0, 256 (12) :3888-3894
[7]  
DC discharges in atmospheric air for bio-decontamination – spectroscopic methods for mechanism identification[J] . The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D . 2009 (2)
[8]   Production of powerful electron beams in dense gases [J].
Tarasenko, VF ;
Yakovlenko, SI ;
Orlovskii, VM ;
Tkachev, AN ;
Shunailov, SA .
JETP LETTERS, 2003, 77 (11) :611-615
[9]   Electron beams formed in a diode filled with air or nitrogen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J].
Alekseev, SB ;
Orlovskii, VM ;
Tarasenko, VF .
TECHNICAL PHYSICS LETTERS, 2003, 29 (05) :411-413
[10]   A MODEL FOR STREAMER PROPAGATION [J].
DAWSON, GA ;
WINN, WP .
ZEITSCHRIFT FUR PHYSIK, 1965, 183 (02)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