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缘起与中国视角

被引:5
作者
刘迎胜
机构
[1] 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游牧文明; 文明中心; 大航海; 郑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22 [对外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是对外交往。丝绸之路的产生缘起于人类对遥远文明的向往。中国以外古代文明中心中的三个,即尼罗河中下游、两河流域与印度河古文明之间,因地理距离较近,一直往来不断。但中国文明所在东亚大陆,东临大海,西为荒漠,北接草原,西南为青藏高原,实际上处于相对较为封闭的地位,与其他文明中心的交往,无论循海路还是陆路,所需花费的人力、物力资源均极为巨大。由此论述对外交往对古代中国的必要性、发展远距离对外交通的可能性、历史上的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总结古代中国人民化不利为有利,对丝绸之路发展作出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延伸切入15世纪欧洲崛起中内含的中国因素和明清中国在应对世界大变时的教训,以历史比较的眼光讨论了当代新丝绸之路计划的发展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小瓷盘的百家貌——对于18世纪德国麦森瓷器“蓝色洋葱”图案的研究 [J].
李璠 .
艺术设计研究, 2015, (03) :86-94
[2]   赫洛尔特与早期梅森瓷器装饰的中国人物图式 [J].
杨喜发 .
装饰, 2013, (09) :78-79
[3]   麦森窑早期瓷器的中国装饰艺术风格初探 [J].
宋广林 .
装饰, 2011, (09) :74-75
[4]   再论中国青花瓷与伊斯兰青花陶(下) [J].
马文宽 .
收藏家, 2010, (12) :29-34
[5]   再论中国青花瓷与伊斯兰青花陶(上) [J].
马文宽 .
收藏家, 2010, (11) :19-24
[6]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的衍变及增减的原因附视频 [J].
葛剑雄 .
党的文献, 2008, (02) :94-95
[7]   大航海时代的西欧造船和航海术 [J].
刘景华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92-98
[8]   “草原丝绸之路”考察简记 [J].
刘迎胜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2, (03) :122-143
[9]   威尼斯——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考察简记 [J].
刘迎胜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1992, (01) :102-113
[10]   我国历代人口数变化初探 [J].
史实 .
人口研究, 1985, (03) :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