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SDA分析

被引:30
作者
王丽丽
王媛
毛国柱
赵鹏
机构
[1]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投入产出分析; 隐含碳排放; 结构分解分析法(SDA);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简化的非竞争型可比性价值投入产出表,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了2002年-2007年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情况,发现中国的进出口和净出口隐含碳呈上升状态。其中,2007年净出口隐含碳(1928.93Mt)是2002年(615.12Mt)的3倍多。出口隐含碳的增加是导致中国净出口隐含碳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出口隐含碳增加的原因,本文应用结构分解分析法(SDA)将我国的出口碳排放分解为碳排放强度、中间投入结构、出口结构、出口总量四个方面。结果显示:2002年-2007年除了CO2碳排放强度效应为负值外(-20.00%),其余三种因素的效应均为正值,出口总量是导致隐含碳排放量增加的最大驱动因素(106.58%),其次是中间投入结构(10.80%),出口结构的影响很小(2.62%)。对第二产业的SD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出口隐含碳大部分来自于重工业,其次是高科技工业、轻工业和其他制造业。对轻工业和其他制造业而言,出口结构对隐含碳排放量有抑制作用;对高科技工业而言,中间产品的投入结构对隐含碳排放量有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382 / 23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的计算与影响因素结构分析研究.[D].杨会民.天津大学.2009, S2
[2]   2002年与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研究 [J].
杨会民 ;
王媛 ;
刘冠飞 .
资源科学, 2011, 33 (08) :1563-1569
[3]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 [J].
魏本勇 ;
方修琦 ;
王媛 ;
杨会民 ;
张迪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45 (04) :413-419
[4]   进出口贸易对中国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影响的初步分析 [J].
王正鹏 ;
李莹 ;
李德贵 .
中国能源, 2008, (03) :14-17
[5]  
CO 2 emissions embodied in China–US trade: Input–output analysis based on the emergy/dollar ratio.[J].Huibin Du;Jianghong Guo;Guozhu Mao;Alexander M. Smith;Xuxu Wang;Yuan Wang.Energy Policy.2011, 10
[6]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Techniques: Sense and Sensitivity.[J].Erik Dietzenbacher;Bart Los.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1998, 4
[7]  
Energy and carbon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Brazil: an input–output approach.[J].Giovani Machado;Roberto Schaeffer;Ernst Worrell.Ecological Economics.2001, 3
[8]   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 [J].
Ang, BW ;
Zhang, FQ ;
Choi, KH .
ENERGY, 1998, 23 (06) :489-495
[9]  
Energy embo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 An energy input–output analysis.[J].Hongtao Liu;Youmin Xi;Ju’e Guo;Xia Li.Energy Policy.201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