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生植物角果碱蓬种子二型性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被引:16
作者
杨帆 [1 ,2 ]
曹德昌 [1 ,2 ]
杨学军 [1 ]
高瑞如 [1 ,2 ]
黄振英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盐生植物; 盐生环境; 种子二型性; 种子萌发; 种子生理休眠; 角果碱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角果碱蓬(Suaeda corniculata)是藜科一年生盐生植物,在我国分布于北方盐碱滩涂和盐碱荒漠地区。角果碱蓬具有棕色和黑色两种异型体种子(简称棕色和黑色种子)。对采自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盐渍化生境的角果碱蓬二型种子的形态、休眠和萌发特性开展对比研究,测定了二型种子休眠和萌发行为对温度、光照和盐分(NaCl)的响应,以揭示盐生植物异型种子对温带盐漠生境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二型性种子在大小、种皮特性和结实比例方面有显著差异。与黑色种子相比,棕色种子个体较大,种皮透水性强。黑色种子与棕色种子的结实比例约为5.6:1。(2)新成熟的棕色种子的萌发对各温度梯度和光照条件不敏感,萌发率较高(84%–100%);而新成熟的黑色种子萌发率较低(8%–78%),萌发对光照敏感。(3)黑色种子具有浅度生理休眠,种皮划破、赤霉素处理和低温层积均可有效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4)二型种子萌发对土壤盐分的胁迫具有不同的响应。与黑色种子相比,棕色种子对盐分胁迫不敏感,在较高的盐分浓度下仍有较高的萌发率,低温层积处理能够降低黑色种子对盐胁迫的敏感性,有效地提高种子的初始萌发率、萌发恢复率和最终萌发率。角果碱蓬二型种子不同的形态、休眠和萌发特性,提高了该物种在高度异质性生境中的适合度,对种群成功地适应温带盐漠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781 / 7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国产藜科14种植物种皮微形态特征比较研究 [J].
陈明忠 ;
孙坤 ;
张明理 ;
庞海龙 ;
李金霞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1, 20 (01) :1-9
[2]   异子蓬二型种子的萌发与休眠特性及其生态适应 [J].
刘艳芳 ;
魏岩 ;
严成 .
生态学报, 2009, 29 (12) :6609-6614
[3]   异子蓬二态性种子萌发对生境条件的响应 [J].
李利 ;
杨小林 ;
王伟华 .
干旱区研究, 2007, (06) :6830-6834
[4]   准噶尔荒漠异苞滨藜(Atriplex micrantha)的种子二型性及其萌发行为 [J].
刘鹏伟 ;
魏岩 .
生态学报, 2007, (10) :4233-4239
[5]   盐生植物种子萌发对环境的适应对策 [J].
渠晓霞 ;
黄振英 .
生态学报, 2005, (09) :2389-2398
[6]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
[7]  
Suaeda corniculata (Chenopodiaceae) and Related New Taxa from Eurasia[J] . Maria Lomonosova,Ronny Brandt,Helmut Freitag.Willdenowia . 2008 (1)
[8]  
Factors influencing seed germination of Salsola affinis (Chenopodiaceae), a dominant annual halophyte inhabiting the deserts of Xinjiang, China[J] . Yan Wei,Ming Dong,Zhen-ying Huang,Dun-yan Tan.Flora . 2008 (2)
[9]   Bet hedging in a guild of desert annuals [J].
Venable, D. Lawrence .
ECOLOGY, 2007, 88 (05) :1086-1090
[10]   The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of the heterocarpic annual Calendula arvensis (Asteraceae) [J].
De Clavijo, ER .
ACTA OECOLOGIC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LOGY, 2005, 28 (02) :11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