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共管理立心:公共性、需求正义及传宗人理性——需求溢出理论的公共管理价值基准论

被引:13
作者
刘太刚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需求溢出; 公共性; 传宗人理性; 需求正义; 后代人权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公共管理学价值理论的缺失,使公共管理学迄今无法承担起为公共管理立心的学科使命。需求溢出理论认为:公共管理的公共之心,取决于公共管理活动(包括制度、政策等抽象行为)的公共性;而公共管理活动的公共性,实际上也就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利他性。公共管理活动的利他性,取决于其有助于满足他人需求的价值或正义性,而需求价值或需求正义的价值判断基础则应当是传宗人理性,即一种由身外理性和身后理性构成的、更为关注人类长远利益或子孙后代利益的理性思维。简言之,在需求溢出理论看来,公共管理的公共之心也就是基于传宗人理性的利他之心。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天演论.[M].(英) 赫胥黎 (Huxley;T.H.) ; 著.译林出版社.2011,
[2]  
孟子.[M].(战国) 孟子; 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3]  
公共行政的精神.[M].(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著;张成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老子.[M].[(春秋)老子著];姜丹;朱振华配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  
道德情操论.[M].[英]亚当·斯密(Adam Smith) 著;蒋自强等 译.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