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颗粒对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李白恩
康国贵
机构
[1] 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儿科
关键词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黄芪颗粒;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免疫球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2 [中医儿科];
学科分类号
100510 ;
摘要
目的:观察黄芪颗粒对小儿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NS)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38例初治SNS患儿随机分黄芪颗粒治疗组(Ⅰ组,n=22)和泼尼松对照组(Ⅱ组,n=16)。两组均采用泼尼松中程疗法,Ⅰ组在此基础上给黄芪颗粒口服,每次1包(15 g),1日2次,疗程3~6个月。观察各组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血清、尿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血浆IgGI、gAI、gM的变化。结果:血清sIL-2R用药后Ⅰ组下降显著高于Ⅱ组[(248±54)U/ml比(511±72)U/ml,q=8.472,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48±54)U/ml比(245±61)U/ml,q=0.112,P>0.05],而Ⅱ组仍显著高于正常组[(511±72)U/ml比(245±61)U/ml,q=9.074,P<0.01]。尿sIL-2R与血清sIL-2R一样也发生上述显著变化。血浆IgG用药后Ⅰ组上升显著高于Ⅱ组[(480.6±128.9)mg/dl比(346.6±100.4)mg/dl,q=4.54,P<0.01],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80.6±128.9)mg/dl比(503.0±169.0)mg/dl,q=0.849,P>0.05],而Ⅱ组仍显著低于正常组[(346.6±100.4)mg/dl比(503.0±169.0)mg/dl,q=5.435,P<0.01]。血浆IgAI、gM用药前后两组比较均无差别。结论:黄芪在佐治SNS中具有降低SNS患儿血、尿sIL-2R水平和增加血浆IgG浓度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患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413 / 414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黄芪注射液对儿童肾病综合征尿蛋白与血浆蛋白的影响 [J].
邓颖 ;
于力 ;
翁志媛 ;
黄逸辉 ;
张又祥 ;
卓美瑛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3, (10) :578-579
[2]   小儿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类、诊断及治疗 [J].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 ;
姚勇 ;
杨霁云 ;
陈述枚 ;
丁洁 .
中华儿科杂志, 2001, (12) :45-48
[3]   感染免疫反应及疫苗接种——感染性免疫 [J].
赵晓东 ;
杨锡强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0, (08) :451-453
[4]   低CD40L表达在儿童单纯性肾病综合征低IgG血症发生中的作用 [J].
王菁 ;
杨锡强 ;
李成荣 ;
李永柏 ;
蒋利萍 ;
王莉佳 ;
张远维 .
中华儿科杂志, 1999, (12) :39-39
[5]   黄芪对哮喘患儿IFN-γ、IL-4及IgG亚类体外产生的影响 [J].
赵晓东 ;
杨锡强 ;
李成荣 ;
王莉佳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1997, (06) :25-26
[6]  
Th1/Th2 balance and CD45-positive T cell subsets in 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J] . Pediatric Nephrology . 200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