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舞蹈刍论(下)

被引:12
作者
蓝凡
机构
[1] 上海大学艺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关键词
电视化; 镜头语言; 四大审美特征; 沟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702 [舞蹈艺术理论的基本问题];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电视舞蹈(WTV或DTV)是一种新的电视艺术类型,它是电视艺术与舞蹈艺术交叉后的产物,因而在遵循两种艺术类型基本的美学特征的基础上,电视舞蹈有着自身特有的美学特征。电视舞蹈的思维在本质上是电视思维,它首要考虑的是摄像镜头语言:人体动作语言的规律(结构、语法和语义)为摄像镜头语言所融化。换句话说,电视舞蹈的内部骨架是人体动作,外部架构却是镜头语言。舞蹈语言的电视化,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变舞蹈肢体语言的不可能为可能:舞蹈时空倒置、交错成为可能;舞蹈动作造型(包括技巧)细部放大成为可能;人体动作长时间的停顿--变连续审美为中断审美成为可能;舞蹈表演者脸部表情--甚至身体表情的呈现成为可能;舞蹈节奏的视像化成为可能;舞蹈动作(特别是队形变化)从二维观赏到三维观赏成为可能;舞蹈表演"情景交融"的新呈现(舞台实景加入)成为可能。电视舞蹈的最基本四大审美特征是:舞蹈意蕴的视像导向,动作时空的高度自由,多维度的动作审美和以"实"衬"虚"的意境创造。电视的出现,使舞蹈艺术的传播有了划时代的进步。电视将舞蹈带入千家万户,使得本来少数人才可能有机会接触到的这种艺术,让更多的观众认识舞蹈、了解舞蹈、学习舞蹈,对舞蹈的普及、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当中国的电视人和舞蹈人具有了足够的沟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电视文艺[M].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何丹主编, 2001
[2]  
西方舞蹈文化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瓦尔特·索雷尔(WalterSorell)著, 1996
[3]  
论电影艺术[M]. 中国电影出版社 , (英)林格伦(Lindgren,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