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增长驱动因素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20国集团(G20)”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13
作者
王晓岭
武春友
于文嵩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绿色增长指数; 20国集团(G20); 全局Malmquist; Zofio分解分析; 绿色增长驱动因素;
D O 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5.0602
中图分类号
F113.3 [世界资源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从"绿色化"视角出发,将资源约束和环境绩效纳入到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框架,构建国家绿色增长指数。并融合A-EBM模型、全局Malmquist指数、Zofio分解分析与K-W秩和检验技术,实现对20国集团2000—2010年间绿色增长水平的动态比较以及驱动因素识别归纳,进一步明确各国绿色增长源泉和提升路径。结果表明:观测期内,20国集团绿色增长指数保持了较为平稳的态势,仅有发达国家在整体上实现了绿色增长,金砖国家和新兴国家则出现了绿色增长的"退步"。其中,中国的绿色增长指数在20国集团中最低,不但与发达国家具有显著差距,且低于金砖国家平均水平;各驱动因素中,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在20国集团整体上出现了改善,制度优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国家以及发达国家的绿色增长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新兴经济体中出现了下降。技术规模偏好仅在发达国家中实现了进步,对其他组织的绿色增长均出现了抑制作用。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借鉴治理理论和技术转型理念,认为,应通过绿色技术转型和绿色治理能力提升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的转变,加快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追赶,尽快实现高水平的绿色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与中国工业绿色增长——基于行业异质性的实证研究 [J].
张江雪 ;
蔡宁 ;
毛建素 ;
杨陈 .
科学学研究, 2015, 33 (02) :185-194+271
[2]   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碳排放绩效——来自中国农业的证据 [J].
高鸣 ;
陈秋红 .
农业技术经济, 2014, (11) :101-110
[3]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效率评价与成因识别 [J].
李兰冰 ;
刘秉镰 .
经济学动态, 2014, (09) :56-65
[4]   地区发展不平衡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基于三阶段DEA调整测度效率的新视角 [J].
张纯洪 ;
刘海英 .
当代经济研究, 2014, (09) :39-45
[5]   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分解:1985~2010 [J].
宋长青 ;
刘聪粉 ;
王晓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14 (03) :120-127
[6]   能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效率测评——以安阳市工业为例 [J].
牛晓奇 ;
石风光 .
科技管理研究, 2014, 34 (03) :47-52
[7]   地方财政支出、环境规制与我国低碳经济转型 [J].
雷明 ;
虞晓雯 .
经济科学, 2013, (05) :47-61
[9]   城市化、产业集聚与EBM能源效率 [J].
师博 ;
沈坤荣 .
产业经济研究, 2012, (06) :10-16+67
[10]   “金砖四国”经济增长源泉比较研究 [J].
扶涛 ;
张梅荷 .
经济问题探索, 2010, (04) :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