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北地区甲烷碳同位素特征与烃类运移方式

被引:4
作者
朱怀平
程同锦
李武
王国建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甲烷碳同位素; 运移方式; 扩散型; 渗漏型; 塔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P597.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不同的烃类运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甲烷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其中,以扩散型方式运移的烃类甲烷碳同位素具有随运移距离的增加而显示趋重的变化特征,例如塔北地区不同井中甲烷碳同位素由深层三叠系的-46.98‰-55.98‰至浅层第四系为-31.47‰-37.51‰。北海富提斯油田近地表沉积物甲烷碳同位素在油气田上方分布着较轻的甲烷碳同位素(1δ3C1值为-40‰),向外围,随着距离的增加甲烷碳同位素(δ13C1值为-30‰)也呈明显趋重的变化分布。渗漏型方式运移的烃类甲烷碳同位素则不随运移距离而变化,如塔北地区阿克库木构造奥陶系烃源岩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34.85‰-34.98‰,地表化探甲烷碳同位素值稳定在-34.62‰-36.56‰,与地下奥陶系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近似或等同,显示出地表甲烷碳同位素与地下甲烷碳同位素之间具有同源的关系。不同烃类的运移方式,甲烷碳同位素明显不同的规律性变化,主要是由于扩散型运移,甲烷中轻碳同位素分子因溶解而分馏,从而形成酸解烃甲烷碳同位素沿着地层剖面向上的趋重分馏,渗漏型运移由于天然气运移规模大、速度快,甲烷在水中的微量溶解难以改变大规模运移中的甲烷碳同位素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450 / 454+460 +4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天然气组分及其碳同位素扩散分馏作用模拟实验研究 [J].
李剑 ;
刘朝露 ;
李志生 ;
胡国艺 ;
严启团 ;
单秀琴 ;
马成华 ;
王春怡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06) :463-468
[2]   油气垂向微运移的证据及特点 [J].
程军 ;
刘崇禧 ;
赵克斌 ;
郭旭升 ;
杨志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3) :236-240
[3]   天然气同位素特征及作用 [J].
黄海平 ;
许晓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2) :56-59
[4]   塔里木盆地断裂的输导和封闭性 [J].
杨克明,龚铭,段铁军,伍泓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2) :123-127
[5]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机理及溶解度方程 [J].
付晓泰 ;
王振平 ;
卢双舫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1996, (02) :124-130
[6]   天然气运移的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 [J].
张同伟,陈践发,王先彬,邵波,李春园 .
沉积学报, 1995, (02) :70-76
[7]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奥陶系天然气的成因及运移 [J].
陈安定 .
石油学报, 1994, (02) :1-10
[8]   塔里木盆地凝析油气及其运移模式 [J].
刘锦才 ;
陈志高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2, (01) :57-69
[9]  
Isotope composition of carbon in gaseous hydrocar-bon and cond itions for accumu lation of natural gas..A leksyev F A;.Intern Ge-ol Rev.1973,
[10]  
油气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M].王大锐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