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草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

被引:26
作者
邓波
洪绂曾
高洪文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2]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
[3]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业中心 甘肃兰州
[4]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5] 吉林长春
[6] 北京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态承载力; 指标体系; 草原区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简要地介绍了承载力及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及由来,以及利用承载力衡量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方法。分别论述了生态承载力的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方法、资源与需求的差量方法、生态承载力综合评价方法及状态空间法的度量方法。依据草原生态系统特性构建了草原区域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探讨了生态承载力在草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系统耦合及其对农业系统的作用 [J].
万里强 ;
李向林 .
草业学报, 2002, (03) :1-7
[2]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J].
蒋建生 ;
任继周 ;
蒋文兰 .
草业学报, 2002, (02) :1-6
[3]   干旱区绿洲系统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相互作用的驱动机制分析 [J].
张传国 ;
方创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181-187
[4]   区域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 [J].
李金海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03) :78-80
[5]   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 [J].
毛汉英 ;
余丹林 .
地理学报, 2001, (03) :363-371
[6]   国内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J].
郭秀锐 ;
毛显强 ;
冉圣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S1) :29-31
[7]   草业系统中的界面论 [J].
任继周 ;
南志标 ;
郝敦元 .
草业学报, 2000, (01) :1-8
[8]   黑河流域生态承载力估测 [J].
王家骥 ;
姚小红 ;
李京荣 ;
常虹 ;
王渊高 .
环境科学研究, 2000, (02) :44-48
[9]   中国草业生态经济区初探 [J].
任继周 ;
胡自治 ;
张自和 ;
侯扶江 ;
陈全功 .
草业学报, 1999, (S1) :12-22
[10]   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量化方法研究 [J].
王中根 ;
夏军 .
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1999, (04)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