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古村镇保护与旅游发展路径选择——以萱洲古镇为例
被引:81
作者:
刘天曌
[1
,2
]
刘沛林
[1
,2
]
王良健
[1
]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2]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古村镇保护;
萱洲古镇;
旅游发展;
网络虚拟旅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20202 ;
摘要: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古村镇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新型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而是要在"记得住乡愁"的理念下,加强对整体文化生态的保护,传承历史文脉和地方文化基因,创建历史与现实融合、文化与生态映辉的舒适、温馨、宜居的新型家园。城镇化建设难免对古村镇保护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只要注重古村镇的整体性保护、原真性保护和地方文化基因保护,就一定能够留住乡愁,传承文脉。在体现"保护优先"原则下的古村镇旅游发展,不仅可以因地制宜地解决当地农民利用本土资源就近就业创业的问题,而且能推动古村镇及其周边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古村镇旅游地规划可以在"景观信息链"理论的框架下有序进行,真正体现古村镇文化基因的挖掘和彰显。传统乡村旅游吸引物不外乎"村、景、人、物"四大要素,共同组合成有地方特色的村落景观,湖南萱洲古镇的保护与旅游规划就是典型的例子。适应信息化和智能化社会发展趋势,开展古村镇的三维虚拟景观呈现(VR),推动新型文旅产业——网络虚拟旅游产业的崛起,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5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