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水环境水资源研究

被引:14
作者
朱大奎
王颖
王栋
王腊春
机构
[1] 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水环境; 水资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三角洲包括三角洲平原及周边丘陵山地 ,天然的水环境良好 ,多年平均当地水资源量为 5 37.79×10 8m3 ,长江干流多年平均过境水量 9730× 10 8m3 ,水资源丰富。目前 ,长江总体水质尚好 ,主泓水质多为Ⅱ类 ,沿岸部分具有Ⅲ类水。太湖是上海、苏州、无锡的主要饮用水源 ,但水质一直在下降 ,总体为Ⅲ类水 (占 70 % ) ,Ⅱ类水仅占 15 % ,其他河道、小湖泊均为Ⅳ类和Ⅴ类水。钱塘江水系以Ⅱ类、Ⅲ类水为主。京杭运河为Ⅴ类、劣Ⅴ类水。随着人口增加、城镇扩展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清洁淡水水源日益缩减。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 ,浙东宁波舟山主要是缺乏工程调剂用水。文章建议 :1)应用GIS技术 ,作流域性水环境水资源模型 ,以解决平原水网区水质、水量的调控、决策和管理 ;2 )浙东缺水区需从全省范围规划建设大区域水利工程 ,解决供水 ,避免各县市单独、分散局部规划建设 ;3)三角洲的洪涝灾害主要是不合理开发引起的。建议按水系自然规律整治河道 ,去除障碍 ,减少淤积 ,降低水位 ,让洪水流量有畅通去路 ,同时配合非工程防洪措施以综合防治洪水灾害。长江三角洲由于水环境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提供了人们研究人和自然环境和谐地相关发展的一个最好例证。
引用
收藏
页码:486 / 49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三角洲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发展变化规律与永续利用之对策研究 [J].
王颖 ;
王腊春 ;
王栋 ;
陈文瑞 .
水资源保护, 2003, (06) :34-40+49
[2]   长江三角洲地区1万年以来洪水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J].
张强 ;
姜彤 ;
施雅风 ;
苏布达 ;
刘春玲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3) :11-15
[3]   舟山群岛水文特性 [J].
宋亚民 .
水文, 2001, (06) :59-62
[4]   我国湖泊资源环境现状与对策 [J].
吴瑞金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1, (03) :176-181
[5]   宁波市水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J].
史建静 .
浙江水利科技, 2000, (02) :37-38
[6]   气候变化对长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影响 [J].
张永勤 ;
缪启龙 ;
向毓意 ;
金龙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9, (S1) :513-517
[7]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J].
陈文瑞 ;
朱大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8, (03) :69-74
[8]   浙江省海岛区资源特征与开发研究——以舟山群岛为例 [J].
李植斌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2) :44-50
[9]   长江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 [J].
任美锷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1996, (Z1) :97-101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资源质量状况及保护对策 [J].
吴国平,徐葆华 .
人民长江, 1995, (12)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