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黔西铅锌金属区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与成矿模式探讨

被引:85
作者
廖文
机构
[1] 冶金工业部地质技术干部进修学院
关键词
成矿模式; 铅同位素组成; 铅锌矿床; 有色金属矿床; 金属物质; 铅锌金属; 组成特征; 黔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对本区矿床成因的研究,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开始了.最早认为成矿与燕山期酸性岩浆活动有关,随后提出成矿与海西期基性岩浆活动有关.近年来,多数地质学家认为属于沉积改造矿床,但也有人提出属于渗流高氯热卤水矿床.作者就近年来收集到的硫、铅同位素资料,对本区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进行初步探讨,错误之处,请批评指正. 区域地质概况区内沉积地层发育完全,铅锌矿床均赋存于不同地质时代的碳酸盐岩层内,属于典型的层控铅锌矿床.控矿层位有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寒武
引用
收藏
页码:2 / 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我国显生代金属矿床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陈毓蔚 ;
毛存孝 ;
朱炳泉 .
地球化学, 1980, (03) :21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