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2005年中国燃煤大气铅排放量估算

被引:9
作者
秦俊法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中国; 燃煤; 铅; 大气; 排放量;
D O I
10.16755/j.cnki.issn.1006-446x.2010.08.001
中图分类号
X511 [气相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采用随时间变化的铅排放因子估算了中国1953—2005年燃煤大气铅排放量。在52年间,中国燃煤累计向大气排放19.1万t铅,平均每年以4.02%的速度增加,其中2001—2005年排铅38 688 t,平均增速达9.55%;工业用煤的铅排量占总量的87%,生活用煤铅排量占8%;2006年的燃煤铅排量超过了10 000 t。这表明,燃煤造成的铅污染已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2,
[2]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1996,
[3]   2001—2005中国各省(市)燃煤大气铅排放量估算 [J].
秦俊法 ;
李增禧 ;
楼蔓藤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10, 17 (05) :31-38
[4]   中国煤中微量元素分布基本特征 [J].
白向飞 ;
李文华 ;
陈亚飞 ;
姜英 .
煤质技术, 2007, (01) :1-4
[5]   上海市大气气溶胶中铅污染的综合研究 [J].
张桂林 ;
谈明光 ;
李晓林 ;
张元勋 ;
岳伟生 ;
陈建敏 ;
王荫淞 ;
李爱国 ;
李燕 ;
张元茂 ;
山祖慈 .
环境科学, 2006, (05) :831-836
[6]   燃煤电厂中微量元素迁移释放研究 [J].
王文峰 ;
秦勇 ;
宋党育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6) :748-752
[7]   煤热解过程中无机有害元素的变迁规律 [J].
郭瑞霞 ;
杨建丽 ;
刘东艳 ;
刘振宇 .
环境科学, 2002, (05) :100-104
[8]   西安市燃煤中铅的排放量及其环境效应 [J].
雒昆利 ;
王斗虎 ;
谭见安 ;
王丽珍 ;
冯福建 ;
李日邦 .
环境科学, 2002, (01) :123-125
[9]   煤中微量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的动态 [J].
樊金串 ;
张振桴 .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1995, (04) :12-15
[10]  
煤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M].任德贻[等]著;.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