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建设中国第三增长极研究

被引:6
作者
周密
王家庭
机构
[1] 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增长极; 创新协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雄安新区打造第三增长极所面临的发展阶段、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与深圳、浦东新区存在显著差异。形成增长极最关键的步骤是理清增长极的形成条件。在经济增长极理论形成条件的传统框架基础上,形成基于主导产业、创新创业、土地与住房、管理体制与治理环境四元因素的拓展框架,并据此梳理雄安新区的最新现状与问题:产业基础尚需夯实;创新投入与产出仍需大幅提升;土地与住房市场投资建设亟需管控;区域管理体制与治理水平较为落后。雄安新区可在产业发展、创新创业支持、土地与房地产开发利用、管理体制与治理等四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打造未来中国的第三增长极。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3, 48 (11) :4-16+55
[2]   产业链空间演化与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陷阱”突破 [J].
程李梅 ;
庄晋财 ;
李楚 ;
陈聪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8) :135-147
[4]   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基础 [J].
许成刚 .
世界经济文汇, 2009, (04) :105-116
[5]  
国家级新区建设与产业发展[M]. 人民出版社 , 盛毅, 2016
[6]  
保定经济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保定市统计局, 2016
[7]  
国家级新区发展报告[M]. 中国计划出版社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6
[8]  
西三角经济区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邵锋, 2009
[9]  
Note on the Concept of Growth Poles. Perroux, F,trans. L. Gates,AM Me-Dermott. Regional Economics . 1970
[10]   主导产业根植性的理论渊源与启示 [J].
付晓东 ;
付俊帅 .
区域经济评论, 2017, (01) :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