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素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8
作者
李金兰
黄红林
机构
[1] 南华大学药理研究所
关键词
苦参素; 不良反应; 流行病学; 数据库; 防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6 [中药品];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8 ; 100401 ;
摘要
目的探索苦参素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检索2000~2010年医药期刊和利用全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省级ADR中心网页检索,共收集苦参素不良反应详细病案57例;在构建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苦参素不良反应,男性、女性发生率大致相同,发生不良反应的年龄以30~70岁为主,不良反应主要发生时间在用药后6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剂型多以注射液,占(93.0%)。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型是消化系统损害12例(20.0%),其次是免疫系统反应11例(18.3%)、皮肤及附件系统10例(16.7%)、呼吸系统8例(13.3%)等。结论消化系统反应是苦参素制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免疫功能下降,超剂量给药,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等可能是苦参素制剂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应该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增强预防意识,减少苦参素不良反应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复方苦参注射液致过敏1例 [J].
张娜 .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21) :5053-5053
[2]   我院43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
王怡鑫 .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0, 19 (07) :399-400
[3]   301例灯盏花素注射剂ADR/ADE报告分析 [J].
孙旌文 .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0, 19 (07) :395-398
[4]   复方苦参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 [J].
肖方 .
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25) :104-104
[5]   葛根素注射剂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研究 [J].
吴嘉瑞 ;
张冰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9, 20 (06) :588-590
[6]   注射用胸腺肽与复方苦参配伍静脉滴注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J].
张赞玲 ;
林志强 .
中南药学, 2009, 7 (09) :715-715
[7]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 [J].
张巍云 ;
贾守宁 .
四川中医, 2009, 27 (08) :63-64
[8]   苦参素致过敏性药疹4例 [J].
顾建英 .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8, (01) :61-61
[9]   恒迈致过敏反应1例护理体会 [J].
张海翠 ;
张宇 .
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5) :88-88
[10]   苦参素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肝功能及外周血白细胞的作用 [J].
陈旭芳 ;
耿冬梅 .
肝脏, 2006, (04) :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