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研究——来自沪深两市特殊行业和垄断行业的经验证据

被引:13
作者
林钟高 [1 ]
郑军 [2 ]
彭琳 [3 ]
机构
[1] 安徽工业大学会计系
[2]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3]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关键词
内部控制; 信息披露; 特殊行业; 垄断行业;
D O I
10.16314/j.cnki.31-2074/f.2009.04.010
中图分类号
F233 [会计工作组织与制度];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1 ;
摘要
消费的外部负效应性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显然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变数。如何解决特殊行业和垄断行业的巨大外部负效应性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2006年我国出台的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指引和对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都仅仅对极少数行业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给出了相关规定,中国证监会对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的有关规定也仅仅局限于银行、保险及证券等特殊行业和再融资的少数上市公司。为此,文章以房地产业、医药行业以及垄断行业的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为对象,重点研究企业产品成本和外部负效应的信息治理机理及披露问题,以此实现对特殊行业和垄断行业的巨大外部负效应性问题和收入差距持续扩大问题的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垄断行业高薪侵蚀社会公平基石 [J].
钱静 .
特区经济, 2007, (11) :162-163
[2]   监督,抑或共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 [J].
刘星 ;
刘伟 .
会计研究, 2007, (06) :68-75+96
[3]   市场导向型会计信息披露模式构建 [J].
肖正再 ;
王平 .
会计研究, 2007, (05) :17-24+95
[4]   股份流动性、股权制衡机制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来自1999—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J].
唐跃军 ;
谢仍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2) :120-128
[5]   信息披露水平:市场推动与政府监管——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数据的研究 [J].
谢志华 ;
崔学刚 .
审计研究, 2005, (04) :39-45
[6]   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 [J].
陈晓 ;
王琨 .
经济研究, 2005, (04) :77-86+128
[7]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孙铮 ;
王志伟 .
会计研究, 2004, (12) :3-13+97
[8]   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 [J].
刘峰 ;
贺建刚 ;
魏明海 .
管理世界, 2004, (08) :102-110+118
[9]  
股权结构与大股东利益实现方式的选择——中国资本市场利益输送的初步研究[J]. 刘峰,贺建刚.中国会计评论. 2004(01)
[10]   股权结构的陷阱 [J].
宋敏 ;
张俊喜 ;
李春涛 .
南开管理评论, 2004, (01) :9-2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