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合作:农民工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选择——对广东省中山市村(居)特别委员制度的考察

被引:12
作者
陈亚辉
机构
[1]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利益相关者; 农民工; 参与式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D669.3 [生活、居住、交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社会流动的迅速增加,除城乡二元结构外,中国社会形成了户籍人口与农民工为主体的非户籍人口之间的新二元结构。在社区治理中如何破除新二元结构,吸纳农民工有效参与并最终形成社区共治格局成为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命题。通过深入分析一个制度化途径吸纳农民工参与社区治理的案例,发现在村(居)民自治的法律瓶颈约束下,地方政府具备吸纳自治体系外的社区精英参与治理的动机和能力。村(居)特别委员的制度创新引发社区利益相关者角色变迁,更倾向于合作治理而不是互相排斥,从而形成了不同于传统村(居)民自治的社区合作治理结构。政府、基层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以及非传统治理主体的协商意愿、信任关系及制度平台构建是社区利益相关者合作治理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城市社区利益相关者:内涵、角色与功能 [J].
徐延辉 ;
龚紫钰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43 (02) :104-111
[2]  
Toward a theory of stakeholder identification and salience: defining the principle of who and what really counts. Mitchell RK,Agle BR,Wood D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1997
[3]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hris Ansell,Alison Gash.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 2008
[4]  
Managing for stakeholders:Survival,Peputat ion and Success. R.Edward Freeman,Jeffrey S.Harrison,Andrew C.Wicks. . 2007
[5]  
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 Joshua Cohen. Deliberative Democracy: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 . 1997
[6]   制度供给与行为选择的背离——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利益表达行为的实证分析 [J].
王金红 ;
黄振辉 .
开放时代, 2008, (03) :60-76
[7]   城市社区公共品供给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 [J].
庞娟 .
城市发展研究, 2010, 17 (08) :131-135
[8]  
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林曦, 2010
[9]   合作秩序与开放性、包容性治理:当代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J].
李增元 .
社会主义研究, 2012, (06) :102-107
[10]   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 [J].
于建嵘 .
学习与探索, 2009, (05) :11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