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农村青年男女自杀死亡者自杀行为特征比较
被引:3
作者:
孔媛媛
[1
]
张杰
[2
,3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科研办
[2]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3]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
来源:
关键词:
自杀行为;
特征;
自杀死亡者;
农村青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6 [变态心理学、病态心理学、超意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比较农村青年男女自杀死亡者的自杀行为特征,为制订自杀预防和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心理解剖研究方法,对辽宁、山东、湖南3省16个县/市通过序贯抽样方法抽取的392例15~34岁农村自杀死亡者的784名信息人进行面访调查。结果自杀高峰期男性为4月30日-7月16日,女性为6月21日-9月21日;自杀时点男性集中于11∶21-15∶49,女性集中于11∶03-13∶56;选择在家中和家外自杀的男性分别占64.5%和35.0%,女性分别占72.5%和25.3%,不同性别自杀死亡者选择的自杀地点不同(χ2=3.91,P<0.05);男性的自杀方式主要为服农药(66.8%)、自溢(11.7%)和溺水(5.1%),女性主要为服农药(65.7%)、服其他毒药(10.7%)和自溢(9.0%),不同性别自杀死亡者选择的自杀方式不同(χ2=7.27,P<0.01);男性和女性自杀死亡者自杀意图客观环境量表得分分别为(8.40±3.33)和(8.13±3.2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自杀死亡者自杀意图客观环境比较,自杀行为准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4,P<0.05),隔离性、可干预性、防范性、寻求帮助、后事安排、行动前提到自杀企图和写遗言、遗书或有关日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青年男女自杀死亡者的自杀时间、自杀地点、自杀方式等自杀行为特征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102 / 1104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