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大肠杆菌病诊断报告

被引:1
作者
应月霞
吴永昭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学校畜牧兽医科
关键词
雏鸡大肠杆菌病; 翅下垂; 濒死期;
D O I
10.16656/j.issn.1673-4696.1983.08.02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由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中雏群发和流行性大肠杆菌病少见。1982年我校饲养三批雏鸡共2730只,50~60日龄时发病300多只,死亡161只。后经细菌学诊断,确诊为雏鸡大肠杆菌病。 (一)临床症状 初期发病者少,每天仅1~2只死亡,几日后发病猛增,每日死亡20只。病程缓慢,起初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以后较重,精神萎顿、闭目呆立,食欲废绝,羽毛蓬乱,两翅下垂,冠色紫并逐渐变淡,排稀粪,有的嗉囊内充满较硬的食物或气体。病鸡消瘦。 (二)剖检变化 尸体极度消瘦。先后解剖病雏、死雏31只,胆囊肿大5~6倍,充满哈绿色胆汁;肝脏瘀血呈暗红色,稍肿大,质脆,并有散在的坏死灶;肾脏稍肿大,有灰白色颗粒状病变。心、肺未见显著变化。有有肠内充满气体,粘膜充血。肌胃角质层不易剥离。 (二)诊断经过 1.细菌学检查:将4只濒期扑杀的病雏,无菌取其肝脏,直接涂于琼脂平板上作分离培养,均获得生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58
页数: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