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脑卒中早期心率变异的研究

被引:16
作者
李淑娟
宿英英
刘淼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2]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脑卒中; 心率变异; 脑功能; 植物神经;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重症脑卒中早期心率变异 (HRV)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建立 HRV对脑功能损伤的评价标准。方法 :大脑半球部位脑卒中患者 3 5例 ,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分为急性重症组 (GCS≤ 8分17例 )和非重症组 (GCS>8分 18例 )。所有患者发病 5 d内进行 Holter连续监测。结果 :1重症组与非重症组相比 HRV明显降低 ,以反映植物神经总活性和副交感神经活性的指标突出。 2动态监测发现正常 RR间期标准差 (SDNN)≤ 60 ms、总频谱 (TF)≤ 15 0 0 ms2 / Hz、高频谱 (HF)≤ 60 0 ms2 / Hz、低频谱 (L F)≤ 10 0 0 ms2 / Hz是预测预后的界限值 ;上述指标低于界限值提示病情恶化 ,预后不良 ;高于界限值则预示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预后良好 ,其动态变化早于传统的 GCS。 3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 TF、HF和 GCS3个变量的 P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预后良好的预测准确率为 82 .14 % ,预后不良的预测准确率为 88.89%。结论 :重症脑卒中患者反映植物神经总活性和副交感神经活性的 HRV指标明显降低 ,HRV是预测急性重症脑卒中预后的一个独立、敏感、定量的指标。动态监测 HRV可判断脑功能损伤程度 ,了解病情演变趋势 ,优于传统的临床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546 / 5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老年急性重症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宿英英 ;
毛微 ;
王海燕 ;
王琳 ;
车林海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0, (12) :757-758
[2]   急性脑卒中患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研究 [J].
于群涛 ;
祁学文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9, (02) :56-56
[3]   大脑半球卒中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活性与心电图改变 [J].
李长清,董为伟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96, (03) :15-18
[4]   Differentiation of autonomic nervous activity in different stages of coma displayed by power spectrum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 [J].
Hildebrandt, H ;
Zieger, A ;
Engel, A ;
Fritz, KW ;
Bussmann, B .
EUROPEAN ARCHIVES OF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 1998, 248 (01) :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