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流沉积研究综述和展望

被引:32
作者
饶孟余
钟建华
赵志根
严家平
唐修义
机构
[1]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安徽理工大学
关键词
浊流; 沉积物重力流; 浊积岩; 沉积序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浊流理论的建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浊流沉积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 ,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本文首先讨论了浊流及其相关的几个概念 ,同时概述了浊流沉积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和进展 ,重点介绍了浊积岩的识别标志及其沉积序列 ,指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应放在陆相湖泊浊流沉积及其含矿性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岔西地区浊积岩的发现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雷怀玉 ;
邹伟宏 ;
王连军 ;
郑宪 ;
王权 ;
刘珍花 .
沉积学报, 1999, (01) :89-94
[2]   陕西紫阳芭蕉口志留纪浊积岩系研究 [J].
孟庆任 .
沉积学报, 1991, (01) :35-43
[3]   一种沿深水箕状谷纵向搬运的重力流沉积 [J].
姜在兴 ;
赵徵林 ;
刘孟慧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1988, (02) :106-116
[4]   辽河盆地大凌河油层湖底扇沉积特征 [J].
高延新 ;
吴崇筠 ;
庞增福 ;
常承永 ;
应风祥 .
沉积学报, 1985, (04) :83-93
[5]   湘西黔东寒武纪深水碳酸盐重力沉积 [J].
高振中 ;
段太忠 .
沉积学报, 1985, (03) :7-22+135
[6]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中的浊积岩 [J].
赖婉琦 ;
顾家裕 .
沉积学报, 1984, (04) :47-57
[7]   我国几个地区浊积岩系的特征 [J].
李继亮 ;
陈昌明 ;
高文学 ;
陈瑞君 ;
黄家宽 ;
田兴有 ;
刘杰汉 .
地质科学, 1978, (01) :26-4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