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农林复合系统氮素平衡污染与管理研究

被引:12
作者
彭奎
欧阳华
朱波
Erle C.Ellis
机构
[1]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Environmental Systems
[4] University of Maryland Baltimore
[5] Maryland
[6] USA 北京
[7] 北京
[8] 四川成都
关键词
氮素; 养分平衡; 非点源污染; 养分管理; 农林复合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采用田间试验、定位监测和参与式农户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农林复合系统氮素平衡和非点源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目前旱地和整个农田子系统氮素略有盈余,水稻田和复合系统有少量亏缺,林地亏缺较大。而20世纪60年代农田氮素严重亏缺,水土流失是产生亏缺的主要原因。模型评价表明,旱地和水稻田目前的氮素平衡基本合理,但化肥施用的剧增已导致农田气态氮素释放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非点源污染风险的增加。研究显示,林地极大地减轻了系统水土流失,促进了氮素在各系统间的合理分配。合理施肥、保护林地、实施水保耕作和完善养分管理政策体系是减少农业氮素非点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88 / 4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紫色土集水区氮素收支状况与平衡分析 [J].
彭奎 ;
朱波 ;
Kazuko Abe ;
游翔 ;
不详 .
山地学报 , 2001, (S1) :30-35
[2]   非点源(NPS)污染控制与管理研究的现状、困境与挑战 [J].
何萍 ;
王家骥 .
农业环境保护, 1999, (05) :234-237+240
[3]   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造成的非点源污染 [J].
吕耀 .
农业环境保护, 1998, (01) :36-40+49
[4]   应用污染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评价和管理农业非点源污染 [J].
王珂 ;
许红卫 ;
王人潮 ;
朱荫湄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7, (06) :30-31+40
[5]  
我国典型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研究 Ⅳ.农田养分平衡的评价方法和原则[J]. 鲁如坤,刘鸿翔,闻大中,钦绳武,郑剑英,王周琼.土壤通报. 1996(05)
[6]   沱江流域综合整治规划 [J].
施为光 .
四川环境, 1996, (03) :68-72
[7]   流域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J].
李怀恩 .
水资源保护, 1996, (02) :14-18
[8]  
中国土壤肥力[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沈善敏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