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瓜实蝇发生危害及诱捕技术
被引:27
作者
:
陈群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陈群航
[
1
]
陈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陈仁
[
1
]
聂德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州市农业局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聂德毅
[
2
]
王坤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蔬菜技术推广站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王坤泉
[
3
]
机构
:
[1]
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2]
福州市农业局
[3]
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蔬菜技术推广站
来源
:
植物保护
|
2005年
/ 06期
关键词
:
农业昆虫学;
瓜实蝇;
发生规律;
性诱剂;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433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
090402 ;
摘要
:
采取随机取样和诱捕法对瓜实蝇在福建省发生危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瓜实蝇在福州菜区年发生7~8代,世代重叠。发生高峰期在6~7月、9~10月。瓜实蝇性诱剂对雄成虫具有很强的引诱活性,选用整支扎针孔诱芯、0号柴油和用普通矿泉水瓶制作的诱捕器诱捕效果较好,在福州市新店及厦门市同安两个菜区进行诱捕试验,15 d防治效果分别为73.33%和69.11%,持效期达100 d,引诱范围达15 m,30 d的防效分别为87.33%和81.31%。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5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