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离与民工犯罪——城市化进程中民工犯罪的心理分析

被引:5
作者
张雪筠
机构
[1]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关键词
城市化; 民工; 犯罪; 归属感; 心理疏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7 [犯罪学];
学科分类号
0306 ; 030605 ;
摘要
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就了民工这一独立的社会单元。这部分人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是在社会地位、社会权利、职业特征乃至居住地上都与城市人有着很大的差别,而正是这种隔膜所衍生出来的缺乏归属感、自律性以及对城市的敌视、冷漠是诱发民工犯罪的重要原因。而在短期内,现有的户籍制度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从减少民工在城市中的权益损失着手改善民工的微观生存环境,应是减少民工犯罪的必不可少的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磨擦性互动 [J].
朱力 .
江海学刊, 2001, (06) :48-53
[2]   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 [J].
甘满堂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4) :30-35+151
[3]   流动人口犯罪研究综述 [J].
肖金军 .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1, (04) :52-59
[4]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63-76
[5]  
比较犯罪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康树华主编, 1994